第 1 站 – 简介
第 1 站 – 简介
欢迎来到萨斯博物馆。
您将深入了解萨斯人民早期的生活、著名作家卡尔·楚克迈尔在萨斯费的书房是什么样子,以及旅游业是如何进入萨斯河谷的。
在参观展室之前,我们先从萨斯博物馆大楼出来,从外面看一看这座典型的瓦莱州房屋。
我们希望您对萨斯谷的历史有更多的了解。
第 2 站 – 房屋外部
第 2 站 – 房屋外部
第 2 站 – 房屋外部
我们现在站在萨斯河谷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瓦莱州传统的房屋前面。1983 年,在当时的村史编纂者沃纳·伊姆森的倡议下,这座建筑被改建为萨斯博物馆,并从主要街道上后退了几米。
这座建筑始建于 1732 年,1855 年又加盖了一层。前牧师阿洛伊斯·布尔格纳一直在这里住到 1980 年,除了执行牧师职责之外,他也从事农业活动。
瓦莱州建筑风格的典型特点是在砖石地下建筑上搭建木质的方形房屋。砖石地下建筑当时用作地窖,具有供暖设施的房间建在木制的方形结构中。
如果我们现在沿着街道左侧步行几米,我们就会到达萨斯河谷典型的十字路碑。
萨斯的十字路碑上有很多标志。如果我们观察十字路碑的横梁,会发现有个方块。这代表着抽签决定耶稣的衣服。梯子代表将耶稣的遗体从十字架上取下,而木手则代表耶稣在受审时不得不忍受的掌掴。十字路碑顶端的公鸡提醒人们彼得曾不认主。
在十字路碑的右侧,我们可以看到印度教大师兼改革家斯瓦米·维韦卡南达的半身铜像。这是在 2013 年为纪念他诞辰 150 周年而修建的。1896年,斯瓦米·维韦卡南达在萨斯费停留了两周,冰川村的秀丽和壮观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萨斯费让 33 岁的他想起了他在印度东北部的老家。他在一封信中将萨斯费描述为“微型喜马拉雅山”。维韦卡南达以在西方传播印度教信仰而闻名。在他抵达萨斯费的三年前,他在芝加哥的世界宗教议会发表了一次备受瞩目的演讲。
如果您想了解有关斯瓦米·维韦卡南达及其在萨斯费停留期间的更多信息,请访问第 3 条。否则,我们现在前往萨斯博物馆一楼。
第 3 条
第 3 条
第 3 条
19 世纪末,萨斯费的旅游时代才刚刚开始,1896 年 8 月,印度僧人斯瓦米·维韦卡南达在“大酒店”住了两周。在逗留期间,他想通过冥想忘记周围的世界。至少在他到达冰川村之前,从萨斯格伦德寄出的一封信中他是这样描述自己的计划的。
在他来萨斯费之前的几年里,这位著名的印度教神秘主义者罗摩克里希纳的学生几乎独自将印度各宗教流派的教义传到了西方。其中也包括瑜伽。
第 4 站 – 萨斯文化史
第 4 站 – 萨斯文化史
第 4 站 – 萨斯文化史
在萨斯河谷旅游业兴起之前,河谷中的居民以务农为主,过着简朴的生活。绵羊、山羊、猪和牛是居民的肉类来源,粮食以田间种植的土豆和谷物,特别是大麦为主。在这个展室里,我们可以他们看到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工具。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灰筛,它的仿制品就挂在门边的墙上。春天可以使用灰筛加快积雪融化的速度。门左侧的墙上是一张萨斯费人使用灰筛的照片。
当萨斯的男人们作为登山导游攀登四千米高峰或者作为受欢迎的泥瓦匠在建筑工地工作时,农活儿就要落在女人手里了,就像您在墙上的照片中看到的那样。
妇女在萨斯农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夏季,男人们通常在萨斯河谷以外的地方做登山向导、泥瓦匠、帮工或骡夫。在这段时间,妇女们要负责做农活儿。直到 20 世纪下半叶,妇女们在夏天把沉重的干草从田里搬运到谷仓还是很平常的事。孩子们也加入了日常的农耕生活。他们需要照料动物。现在让我们进入下一个展室。
这里我们在左边可以看到一个水道,在上瓦莱州被称为 Suone。在其他德语地区,也被称为 Wuhr 或 Fluder。
萨斯河谷拥有 300 天的日照时间,是瑞士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但由于冰川的存在,这里仍然拥有充足的水源。为了利用这些水源,人们修建了水道来灌溉草地。人们使用水铲将冰川的水引到草地上。但在礼拜天和公共节假日,则严禁浇灌草地。
现在我们将离开这个展室,去看看一个古老的萨斯房间。
第 5 站 – 古代萨斯人的生活方式
第 5 站 – 古代萨斯人的生活方式
第 5 站 – 古代萨斯人的生活方式
我们现在来到了一个地道的萨斯客厅。室内装饰主要采用了当地的落叶松。居住环境十分狭窄。由于空间的原因,孩子们经常几个人睡在一张床上,也有的睡在拉开的小跑床上,我们可以在这个房间里看到这样的一张床。为了取暖,萨斯人使用吉尔特斯坦炉子,这种炉子是这里的炉匠用当地的皂石制成的,可以很好地储存热量。炉火从厨房点燃。吉尔特斯坦炉子上都有装饰,例如家族盾徽、主人姓名首字母缩写、宗教标志或建造年份。他们可以坐在寒冷的吉尔特斯坦炉旁的长凳上取暖,或者围着炉子舒服地抽着烟斗。
现在我们进入下一个展室。
纺纱、编织和织布是萨斯妇女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轻松的“Hengert”,即轻松的聊天,始终是这些活动的一部分。
1900 年左右,所有日常的服装、围裙、围巾、地毯和床罩仍然是手工编织的,这些服装是用所谓的“拉线”织物制成的。尽管萨斯河谷典型的绵羊品种 – 萨斯穆特滕羊的羊毛质量相当低劣,但羊毛原料还是主要来自当地的绵羊。
现在我们进入厨房。
在瓦莱州的老房子里,厨房的四周有围墙,以防止失火。传统的房屋里有一个开放式壁炉,即 trächu。
现在我们去楼上,走进作家卡尔·楚克迈尔的书房
第 6 站 – 卡尔·楚克迈尔的书房
第 6 站 – 卡尔·楚克迈尔的书房
第 6 站 – 卡尔·楚克迈尔的书房
“1938 年 7 月的一个晚上,当我和我的妻子背着背包沿着教堂小道从萨斯格伦德徒步来到萨斯费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我们要回家了。”
颇具影响力的作家和剧作家卡尔·楚克迈尔在他的自传《它就像我的一部分》中写下了这些诗句。1938 年 7 月,莱茵兰人卡尔·楚克迈尔和他的妻子、维也纳人爱丽丝·赫丹·楚克迈尔来上瓦莱州度假,在纳粹夺取奥地利政权后他们的临时住所日内瓦湖边避暑。有一天,他们来到了萨斯河谷。当时这条路只通往萨斯格伦德。他们徒步爬上了通往冰川村的最后一段路。卡尔·楚克迈尔第一次看到萨斯费的山脉时,印象非常深刻。他在自传中写道:
“突然间,我看到了以前从未看过的景象。你站在世界的尽头,同时又站在世界的起源、开端和中心。巨大的银色框架,形成一个半圆形,南边是白雪皑皑的山峰,呈现出难以言喻的和谐之美,西面则是一排哥特式大教堂塔楼。我们一开始只能屏息凝神地仰望着它,后来我们中才有一个人说:“要是能留在这里就好了!”
又过了 20 年,这个愿望才得以实现。楚克迈尔一家在首次来到萨斯费一年后,不得不流亡到美国。后来,他们在佛蒙特州以农民的身份生活了很长时间。
直到 1947 年,也就是卡尔·楚克迈尔第一次来到萨斯费九年后,他才再次重返这座冰川村。后来,他又先后 14 次来到萨斯河谷,1957 年这对作家夫妇卡尔·楚克迈尔和爱丽丝·楚克迈尔终于将他们的家搬到了萨斯费,搬到了威尔迪这个小村庄的沃格尔韦德落叶松木屋。这也是他们最后的住所。卡尔·楚克迈尔于 1977 年去世,他的妻子爱丽丝则于
第 8 站 – 阿尔卑斯山脉
第 8 站 – 阿尔卑斯山脉
第 8 站 – 阿尔卑斯山脉
我们正站在一座宏伟的山脉地形模型前。萨斯费和萨斯河谷位于冰川展的最边缘,有些隐蔽。
地形模型的中心不是萨斯河谷,而是阿尔卑斯山的女王蒙特罗莎山。这座山脉有九座 4000 米以上的山峰。其中最高的是杜富尔峰,海拔 4,634 米,是阿尔卑斯山的第二高峰,即西欧仅次于勃朗峰的第二高峰。
这个地形模型展示了蒙特罗莎山周围的山脉和村庄。在所谓的“蒙特罗莎山之旅”,可以分九段来穿越这座跨界的山脉。其中一段是萨斯费。
在地形模型附近,我们看到了一个以冰川为主题的展览。几个世纪以来,冰川一直是萨斯河谷历史的特征。在 19 世纪中叶小冰河时期结束之前,费冰川的冰舌一直延伸到村庄边缘。今天位于费尔斯金山谷站的地方,萨斯费的人们在 1822 年建立了一个十字碑,以阻止冰川在这个地方继续推进。
在 20 世纪之交的旅游时代初期,当地的孩子们甚至在夏季从冰川中取冰供给萨斯费尔的酒店。近几十年来,冰川质量大幅下降。但冰川对于萨斯河谷来说仍然极其重要,无论是从水源需求、山脉稳定性,还是从旅游角度来看都是如此。
第 9 站 - 萨斯河谷旅游业的历史
第 9 站 - 萨斯河谷旅游业的历史
第 9 站 - 萨斯河谷旅游业的历史
萨斯河谷的第一批游客是谁?
是 19 世纪中叶首次攀登萨斯山的英国登山家吗?
他们固然对旅游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但并不是这些英国人促成了第一批酒店的建造。
在英国登山家之前,还有自然科学家、植物学家和画家发现了萨斯河谷迷人的风景。不过在更早的时候,就有骡夫来到萨斯河谷,以及朝圣者来到附近的朝圣地,例如奥尔塔湖上的瓦拉洛
第一批客人住在哪里?
约翰·约瑟夫·伊森牧师是我们在瑞士遇到的第一位滑雪者,他曾在萨斯格伦德的教堂里接待过游客。为了接待第一批客人,萨斯格伦德的莫里茨·祖布里根在 1833 年将他的住宅改建成了一个可以接待客人的旅馆,并在入口处挂上了一个标有“太阳旅馆”的牌子。在伊森牧师的倡议下,蒙特罗莎酒店于 1850 年在萨斯格伦德开业,六年后,又是在伊森牧师的推动下,又一家蒙特摩洛酒店开业。由于马特马克地区在当时作为景区和通往意大利的中转地特别具有吸引力,旅游牧师伊森于 1856 年在这个地区亲自建造了一家酒店。
现在我们进入的展区展示的是完全不同的服饰:传统的萨斯民族服饰。
第 10 站 – 民族服饰
第 10 站 – 民族服饰
第 10 站 – 民族服饰
萨斯族的女人可能不允许按照自己当天的心情从衣柜里挑选适合的衣服来穿?
当然不是。不过对于头巾的选择,也就是所谓的“Lumpis”,确实有严格的规定。例如,从她们的头巾可以判断最近是否有家人去世,或者处于哪个哀悼期。在左侧的这个陈列柜中,您可以看到用于近亲服丧期的 “Lumpis”、服丧期结束时过渡阶段的头巾以及通常用于礼拜日的头巾等。
在这个陈列柜中,您可以看到当代萨斯费尔的节日服装,传统服装协会的成员在特定的节日里仍会穿着这种服装。妇女戴头巾和穿着传统服装的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现在我们前往萨斯博物馆的顶层。
第 11 站 – 神圣景观
第 11 站 – 神圣景观
第 11 站 – 神圣景观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萨斯博物馆的顶层。
这里可以再次感受到浓厚的基督教氛围。
没错。这里汇集了来自萨斯各教堂的祭坛和教堂文物。现在的萨斯费尔教区的教堂于 1963 年落成,根据建筑师大卫·卡塞蒂的设计,人们决定不再使用旧祭坛。在教堂建成 20 年后,他们在萨斯博物馆获得了一席之地。
现在让我们去最后一个展区,那里展示了一位当地艺术家的作品。